On Our Times 第二期《亲密星图》关注泛亚洲区域中的图像、身体和思想的交流,这种关注既回溯至前殖民时代,也交织在太平洋战争、20世纪的民族主义、现代主义运动等不同的时间段和运动思潮之中。本次出版邀请学者、作家和艺术家来论述和重新设想“内亚”由来已久的由交汇、遭遇所的编织的密切关联。本期文章从三个方面展开关于亲密性的建构或虚构性批评:“内亚亲密性”批判性地审视了亚洲转型带来的社会网络和文化世界与战后、后殖民计划的谈判;“讲述者在路上”让文人替身份不确定的主体和移位的思想发声,挑战那些关于亚洲区域性的陈词滥调和固化的身份认同;“艺术性虚构”则融汇了种种表情,以构思脚本、田野笔记、视觉散文、声音样本、概念或阶段性作品等,探索数字平台的技术潜力。本期发布会及相关活动将于2021年1月发布,敬请关注。
小鵬一世人闖蕩世界,四海為家,歷經滄桑。他從汕頭到廣州,從香港到倫敦,最後幾乎落戶柏林。他成家立業後又重頭再來。無論身在何處,他總是在某種過渡狀態中討生活。他時刻都要面對種種不同語言和語言背後的種種文化差異,在語言的互相翻譯中努力地尋求安身之處。正是這種永遠的索求給予了他回答生命中最重要的問題提供了既令人興奮又飄忽不定的靈感。而這個問題就是藝術。用他鍾愛的說法:藝術是個問題。他斷定,解決問題的最理想的辦法就是把種種語言翻來覆去地傳譯轉換,直到原意盡失,而露出“新意盎然”的可能性。搖滾樂MTV錄像帶和Google Translate 的“創造能力”在這當中給了他最好的素材和工具。最終,玩弄這種“後杜尚“的把戲,可以 “解構這些文本,並對時間和空間重新編碼,使之互相重新定義並不斷積澱延伸。當這些不同語境下獨立而互不相關的元素互相交叉和碰撞時,最後膨脹成一個整體的碎片,最終陷入語言的間隙並迷失在無窮無盡的意義傳遞之中。當所有翻譯都變成政治宣言,中西方情歌在新的語境中完全失去其原來的含義,就像我們這個荒謬時代的詩歌。”[1] 小鵬的所有作品,都是在為這個可以把“遠東Far East”變成“法·伊斯特”,把“遠西 Far West”變成“法·威斯特”的所謂後殖民、全球化和人工智能的“荒謬時代”製造更多的“荒謬”,以便讓造成這種萬劫不覆的“當代烏托邦”的我們落入更深的淵潭。在此深淵,畏懼害怕已經失去意義,唯有“兄弟爬山,各自努力”[2]。所以他在給正在策劃中的柏林展覽計劃尋找題目時,想到了“畏無所畏”[3]。相信昨晚他無意之中敲叩了天堂之門時,真是畏無所畏的。
2020年10月7日下午4時,羅馬
[1] 黃小鵬,敲叩天門(弗·羅姆·法·伊斯特·圖· 法·威斯特),“影像三角誌, 珠江三角洲的錄像藝術 (The D-Tale, Video Art from the Pearl River Delta)”,主編:侯瀚如,希蓓,時代藝術中心 Times Art Center, Berlin,柏林,Sternberg Press, 2018 P. 245 (英文 p.244)
[3] 小鵬與我最後(10月2日)的WeChat對話。他說:“這次項目的中文名字‘問你驚未’似乎表達不出Fear, No Fear的含義,‘畏無所畏’是不是更好?”
Huang Xiaopeng, K.O.H.D. (from far east to far west) 2014 -2016 , video, 120’, video still, courtesy of the artist. This work was shown at Times Art Center Berlin’s inaugural exhibition, The D-Tale: Video Art from the Pearl River Delta, curated by Hou Hanru and Xi Bei.
《关于一个工人》(ABOUT A WORKER) 是Kim Hou(创意总监)和保罗·鲍伦格(Paul Boulenger)于2017年成立的一家设计工作室,旨在培养制造工人成为设计师的能力。工人们接受了创意表达的引导之后,将把设计作为一种通用的语言。他们的设计产品的灵感来自于他们对工业前景的展望和他们自己的故事。“关于一个工人”的诞生将工人、设计师和消费者联系在一起,致力于转化他们的内在环境。Kim Hou2017年毕业于荷兰埃因霍温设计学院(Design Academy of Eindhoven),《关于一个工人》是她的毕业设计作品:这是一个重新思考未来的设计工业的平台。Paul Boulenger于2017年加入了“关于一个工人”,他与Kim的艺术愿景相辅相成。保罗通过探索当前的工作条件专注于服装的生产方法。